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要闻

华蓥:缩减“权力清单” 打造服务型政府

发表时间:2014-07-08

截至目前,我市本级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为85项,列为初审的行政审批项目为23项,在全省的各县(市、区)中审批项目最少。

在简政放权、大力缩减政府“权力清单”的同时,我市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将有限的财力优先用于服务发展、服务民生,着力建设高效透明的服务型政府。从2012年开始,我市政务服务工作连续两年获得广安市区市县第一名,群众满意率达到98%以上。

“1+13+134” 政务服务全覆盖

我市政务服务中心建成面积达5300平方米,内设79个标准化服务窗口,涵盖了所有的政府服务单位。走进政务服务中心,只见大厅里的电脑、扫描仪、打印机、LED显示屏、电子触摸屏、满意度评价器、指纹考勤机等设施一应俱全,显著位置还设有中英文标识、窗口公示牌,所有工作人员佩戴有PVC胸牌、首问责任岗标牌等标识标牌,群众如对所办理事项不满意,可直接将情况反馈到各单位。同时,城区位置设有13个交通指示牌,方便群众快速找到政务服务中心。

目前,市政务服务中心在集中受理市本级保留的85项行政审批和23项列为初级审批的行政审批项目外,还将市本级92项转变管理方式行政审批项目(公共服务类)全部集中在此办理。

在加快市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同时,我市加快启动便民服务工作,目前已形成“1个市级政务服务中心+13个便民服务中心”的格局。另外,134个村(社区)严格按照村级代办点建设“七有”标准建立代办点,代办点场地建设、制度建设、服务项目及代办员都在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市三级门户网站进行公示。

“大厅办理+网络受理”   政务服务立体化

硬件达标了,如何确保政务服务规范、阳光、高效,成为各级政府部门着力建设的关键。

我市规范制作服务指南,明确规定审批服务项目的办理单位、法定时限、承诺时限、法定依据、申请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流程、承办人员及投诉电话。依法公开,严格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全面推行进驻项目“办事人员、办事职责、办事依据、办事条件、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办事时限、办事纪律、办事结果”等内容在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和市政府公众信息网、电子政务大厅、政务服务门户网上进行公示,自觉接受群众舆论监督。

对咨询的服务对象,各部门严格按要求出具咨询报告;对提出申请的服务对象,必须出具受理通知或不予受理通知书(一次性告知书),对不予受理的必须说明原因。规范立卷,对所有审批项目,都应规范立卷,卷内内容规范完整。

为提高政务服务质量,我市建成网上政务大厅,并将相关政务服务项目全部录入,办理事项能够通过网上政务大厅答疑、咨询、预约、传输、预审及审批,及时更新维护政务服务门户网站,对相关咨询投诉建议及时处理。根据走访调研和搜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建立完善了全程代办、特别通道、上门办理、预约服务、延时服务和全程代办服务等多种服务模式,并通过一系列的岗位大练兵、特色服务大比拼等活动激励窗口工作人员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

“职能部门+群众考官” 政务服务重监管

市政务服务中心建立了以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为主的配套管理制度,规范工作人员行为、强化管理标准。

对在政务服务中心上班的工作人员,我市强化了大厅巡查力度,及时纠正不规范行为。政务服务中心中心建立了巡查大厅制度,中心机关工作人员对大厅实行排班定期巡查,中心领导实行不定期巡查。中心领导巡查时发现问题,先处理巡查人员,再处理窗口工作人员。充分利用电子效能监察系统和视频监察系统,实行在线实时监督,确保监管不留死角。

我市将群众满意率作为检验政务服务工作的首要标准。通过严格实行调查问卷和电话回访制度,相关职能部门每月对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办件案卷进行调阅和电话回访,定期检查政务服务运行情况,及时纠正、处理不规范政务服务行为。对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一经调查核实,将进行严肃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