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至29日,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聂军率调研组赴6个县(市、区)、广安经开区开展全年纪检监察重点工作督导调研,共同探索纪检监察高质量发展的新方法、新路径、新经验。
“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是纪检监察工作重点任务,调研组深入邻水县鼎屏镇、武胜县飞龙镇、广安区等现场点开展专题调研。邻水县鼎屏镇建立“制单+派单+收单”三单机制和“四员监督”工作体系,统筹监督力量,采取协作片区工作模式,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进行“点题整治”,提升基层监督和专项整治质效。食品安全大于天,校园餐关乎千家万户。在武胜县飞龙镇,调研组被一组数据吸引,“摸排食材供货商200余家,对16家重点供货商进行深入排查,分析对比近几年食堂采购、用工资料……”,武胜县“校园餐”专项整治从小切口入手,精准“手术”解决大问题,发现校园餐方面问题线索90余条,专项整治由点及面在全县范围内迅速展开。村级小微工程如何监管?高标准农田专项治理如何深入推进?在广安区农业农村局、花桥镇等现场点,调研组调研了广安区数字农业系统运行、村级简易工程智慧监管系统和农资采购、高标准农田建设集中整治情况。
图为调研组在前锋区政务服务中心调研。
“急难愁盼”谁来办?如何推动解决?“有事找纪检”把基层监督做到群众心坎上。调研组在邻水县、岳池县罗渡镇等现场点开展专题调研。邻水县“小灵通”便民云服务中心通过建立1个微信小程序、2个平台全天候不间断受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诉求,该平台自上线以来,服务群众69000余人,群众测评满意率达100%,解决群众问题诉求2100余个,以纪检监察方式推动解决群众问题诉求62个。岳池县罗渡镇通过“1+N”包联、开门接访、院坝会等方式喊响“有事找纪检”,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加强基层监督是确保党的决策部署在基层得到有效执行,切实推动基层治理高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调研组深入广安经开区枣山街道、华蓥市禄市镇、广安区花桥镇、前锋区代市镇、岳池县苟角镇等现场点开展专题调研。广安经开区枣山街道旭岩社区,通过社区智慧小程序——清风旭岩,打造“便民、智慧、清廉”社区,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广安区花桥综合农事服务中心,通过信息技术和农业技术融合,依托于机身定位设备,实现对农机的作业轨迹精准查看,实现精准监管。前锋区在“强化乡镇纪检监察力量统筹”方面,把全区划分为3个纪检监察协作片区,通过调机构、建片组、强队伍方式,有效解决审调人员不足、熟人监督难、基层监督力量弱等问题。走进岳池县苟角镇大梨树村,“苟角书法之乡”独特深厚的人文底蕴一一呈现,这里集中展示了岳池籍先进典型,将书法与廉洁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打造独具岳池特色的“书廉”村居,赋能基层治理,助力乡村振兴。如何精准监督护航重大项目建设,以纪检监察方式持续优化“两个环境”?调研组一行深入华蓥市经开区、广安经开区、前锋区等现场点开展专题调研。在华蓥市经开区力泓电子厂,调研组了解到该市创新前中末“三端”监管方式,通过搭建华蓥市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备案平台,真正实现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一体化执法检查,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在四川能投永立化工公司、广安市保诚特种设备检验有限公司等企业,广安经开区通过“大数据+监督”模式,开展全方位立体式监督,持续深化“清风亲商·廉安联企”,创新探索双向联系,通过解决企业急难愁盼入手,让企业在可见可感可及中感受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来到前锋区政务服务中心,该区打造的“清锋快办”品牌,转作风、提效能,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企业“办证慢”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区“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100%,“两个环境”持续优化。边走边看、边学边议,调研组在互相交流中找差距、寻不足、取长处、补短板、拓思维。大家纷纷表示,将结合现场所看、所学,提升监督执纪质效,确保队伍有形、工作有效、群众有感,助力全市纪检监察高质量发展。各县(市、区)党委主要领导陪同调研,市纪委联系副书记分别进行了现场点评。(文/谭涛 图/谭涛 余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