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
按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关于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监督的若干意见》,四川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推动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主攻方向,以监督理念之变引领监督方式之变、作风之变、质效之变,坚持以群众视角大抓基层,在乡镇一级喊响“有事找纪检”,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基层,通过督促解决一桩桩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恼火事”,让人民群众在矛盾问题解决中感知认同纪检监察工作,着力实现群众信任监督、监督回报信任的良性循环。2024年7月5日起,“廉洁四川”推出“有事找纪检·清风暖民心”专栏,跟进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老谢,你爱人申请的代步轮椅用起来了吗?”
“已经用起来了,现在带老伴出去晒太阳、散步方便多了,再也不用请人帮忙。”
一早,广安华蓥市阳和镇鸽笼山村村民吴元福就接到村支部副书记的热心回访电话。
年过六旬的老吴与瘫痪多年的老伴相依为命。为方便外出,老吴一直想为老伴申请一辆代步轮椅。托人打听,老吴得知,申请代步轮椅,要经过城镇便民服务中心、市残联等相关部门层层审批。一听申请要跑好几个部门,老吴犯了难。一方面,自己年龄大了,腿脚不利索。另一方面,如果跑个几天,老伴又让谁来看顾……久而久之,申请一事就拖了下来。
今年,华蓥市纪委监委以“有事找纪检”为契机,进一步深化“送廉下乡·村村行”活动,在阳和镇纪委的“村头问政坝坝会”上,老吴将烦心事告知了纪检监察干部。
“我家就我和上幼儿园的小孙女俩人,想在便民服务中心办个老年证,光是走流程都要耽搁好几天,都没法接孙女放学。”
“我更恼火,一个人过,想申请工伤,不仅要跑镇上,还要跑市上,简直是折腾。”
像老吴这样的并非个例,在各乡镇(街道)的“村头问政坝坝会”上,许多村民也表达了类似的窘境。
收到群众问题反映后,市纪委监委会同市委编办、市人社局、市医保局、市民政局等职能部门召开协调分析会,讨论研究便民服务事项之所以“不便民”,在于“受理、审查、审核、审批”业务办理流程过于繁琐。病症找准后,职能部门将办理流程缩减为“受理即审查、审核即审批”两个环节,实现材料一次提交,县、乡、村三级共享。
华蓥市党员志愿者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指导群众使用“安易办”办理业务。(王庆华 摄)
“以前要跑到市上才能办的事,现在在镇上的便民服务中心使用‘安易办’就能办了,真是方便多了。”家住禄市镇凉水井村的谢老伯拿着刚补办下来的社保卡感慨道。
该市为把服务窗口前移,方便群众家门口办事,建立“安易办”便民服务体系,将141项高频便民服务事项纳入平台管理,实现95%以上的民生事项村内办理。截至目前,12个乡镇(街道)63个村(社区)和行政审批局已配置“安易办”自助服务终端,在当地建立起15分钟便民“服务圈”,惠及群众10余万人。
与此同时,该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同步建立“四定”工作清单:定责任事项、定责任部门、定办结时间、定工作成效。采取“红、黄、绿”三级预警机制,对进展较快事项标示绿色,对进展缓慢事项标示黄色,对临期未完成事项标示红色。乡镇(街道)纪(工)委根据“有事找纪检”搜集到的问题台账,督促镇村党员干部主动联系所在网格群众,延伸服务触角,拓展便民渠道。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有事找纪检’活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力实现服务沟通‘零距离’、服务过程‘零障碍’、服务效率‘零拖延’,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满意的办事服务平台。”市纪委监委负责同志表示。(作者:余丁 李云龙 蒲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