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监督执纪

华蓥市:纪委主动当“桥长” 守护百年川渝古桥

发表时间:2023-09-05

3a83120b0b453f1f166a729d611837cd.jpg

图为华蓥市纪委监委通过“室组地”联动监督对相关文物现状及安防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王雪 摄)

“最近雨水较多,一定要防止霉变和雨水侵蚀,要做好应急预案……”
周一一大早,华蓥市庆华镇纪委书记王雪就带着宝马坎村干部来到“五星桥”现场布置古桥保护工作。
位于华蓥市庆华镇与重庆市合川区双槐镇交界处的“五星桥”,修建于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该桥中点为界,桥南属重庆市管辖,桥北由四川省管辖,故又称“川渝界桥”。
由于特殊的地理优势,该桥的廊房被改造成房屋或店铺,成为两地工农商贸集会之地,也被称为“桥上集市”。2007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将五星廊桥评定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又将该桥评定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华蓥市和合川区共同实施五星廊桥维修保护工程,将桥面住户迁出,拆掉加盖建筑,按照原工艺恢复“五星桥”原貌。
在恢复过程中,华蓥市纪委监委同步组建专项监督组紧盯文物保护工程监督管理责任落实等情况,小到每一个榫卯,大至每一块悬臂梁,都要求华蓥市文物部门必须按照方案要求,一一复制,并对项目资金仔细审核,防止“跑冒滴漏”。古桥再次畅通后,该镇四任纪委书记还先后当起了“桥长”,定时督促村委会检查消防器材、打扫桥面卫生、张贴告示等日常桥面维护工作。
除了“五星桥”,该市的安丙家族墓地、《新华日报》纸厂旧址等国保单位、省级文保单位等都留下了当地纪检监察干部的足迹。
多年来,在对193处不可移动文物和1130件珍贵馆藏文物的保护过程中,该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室组地”联动监督效能,靠前监督、主动监督,突出问题导向,紧盯问题整改,督导该市文物保护职能部门履职尽责,不仅坚决防止破坏历史文化遗产等不作为、乱作为问题,还持续跟踪专项资金、工程建设、保护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确保境内文化遗产等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
“我们将持续紧盯责任落实、保护管理、资金使用、制度执行等重点靶向发力,有力压实文物安全责任,通过强化监督,推动地缘优势、人文优势转化为民生成果、发展成果,为书写华蓥文脉新篇章贡献力量。”市纪委监委相关领导如是说。(余丁  伍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