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监督执纪

华蓥市:精准监督 激发以工代赈“廉”动力

发表时间:2024-01-18

6eb77adf3be6eaba8ddd53ba6426ba8c.jpg

图为华蓥市纪检监察干部正在走访华龙街道东方村以工代赈项目现场。



“大姐,请问你是参与这次以工代赈项目的务工人员吗?你的报酬收到了吗?是不是按时发放的?”1月11日,华龙街道纪工委书记蒋莹前往东方村以工代赈项目施工现场进行走访,询问是否存在困难,以便及时向办事处反馈。
“大工200元/天,小工150元/天,每天都能收到工资。而且这条路怎么修都是大家说了算,就像这个路灯的设计打造都是我们一起‘议’出来的。”施工现场的张大姐说道。
与一般的项目不同,东方村“以工代赈”项目以村民委员会为实施主体,采取村民自建的方式进行建设,优先吸纳当地村民劳动力。
年关将至,为确保以工代赈项目风清气正、群众就业增收,华蓥市纪委监委“室组地”联动充分发挥“探头”作用,对以工代赈项目开工前、建设中、竣工后实行“三到场”监督,坚持定期、不定期到项目现场,对报酬发放、工程质量、项目进度、安全生产、公示程序到位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截至目前,共开展检查12余次,发现问题20余个。
“来施工之前,镇上还给我们做了岗前培训,又挣到钱,还能学技能。”面对纪检干部的回访,在永兴镇大佛山村山地蔬菜产业园以工代赈项目建设现场施工的村民吴中元赞不绝口。
据了解,大佛山村山地蔬菜产业园项目总投资610万元,项目建成后,产业园机械化水平和通达度将大大提高。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市纪委监委督导永兴镇党委、人社部门对以工代赈施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
就业事关民生,关系社会稳定、人民幸福。今年来,华蓥市纪委监委督促人社部门建立市、镇、村三级联动机制,摸清辖区内各类就业援助对象基本情况、就业状态和就业服务需求,建立信息台账,制定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开辟就业创业绿色通道,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求职登记、技能培训、职业指导、小贷政策以及社会保险政策咨询等多项服务。
“以工代赈是民心工程,我们将立足监督职责,将监督检查贯穿全过程,坚决杜绝弄虚作假、虚报冒领、偷工减料等违法违纪行为,推动惠民政策落地落实,让群众满意。”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聚焦群众就业重点难点,严肃查纠稳就业中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高丽萍  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