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人危智华,犯非法采矿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近日,随着法槌落下,轰动福建省武平县的非法开采稀土矿案的背后“保护伞”受到了应有的制裁。
事情还得追溯到2017年。
“每天半夜,空车去,满车回,雷打不动,白天从没见过这辆车,这都有一年的时间了。背后肯定有问题。”2017年5月,福建省武平县纪委收到群众来信,反映有人在职能部门干部的保护下,盗采稀土矿。
“稀土矿是国家明令禁止私人开采的,可竟然有人非法开挖一年都没被发现,这里面不简单,一定要查出幕后黑手!”武平县纪委书记傅衍华果断作出决定。
是否监管缺位?调查组带着疑问首先来到象洞镇国土所展开调查,所长温祥宗却坚持声称一周一上山、一月一总巡,从来没有发现非法采矿点,并向调查组出示了巡查登记表、照片等。
然而,在入户调查过程中,村民却有另一番说法,“通往山场新开了条三四米宽的路,而且流出的水经常会冒泡。”简单一句话让调查组听出了弦外之音。
随后,调查组从山场主入手,找到非法采矿的最大股东钟增福。他交代,为了躲避监管,他找到时任武平县政府办司机林锋,承诺每个月给林锋一笔钱用于疏通关系。之后,林锋又找到象洞镇国土所所长温祥宗,要求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要到生产稀土的山场开展日常巡查,并在组织巡查打击时及时通风报信,如此,温祥宗每月可获得1万元的好处费。于是,温祥宗不仅将县国土监察大队的巡查情况通风报信给林锋,而且改变日常巡查路线,故意避开该非法采矿点。当有群众举报时,提前告诉“线人”林锋,由林锋再通知稀土生产商及时清理现场,待一切准备就绪后再组织国土所工作人员到该山场象征性地“巡查”。
随即,林锋、温祥宗被组织审查。
查处林锋、温祥宗后,调查组并没有就此打住。武平县近年来严厉打击盗采稀土矿行为,而象洞镇的稀土矿却能安然生产,这并非温祥宗一个人能“罩得住”的。调查组决定,以温祥宗为突破口,继续在国土系统深挖细查,揪出背后的“保护伞”。
随着调查的进一步深入,县国土监察大队危智华进入了调查组的视野。原来,危智华以入股稀土矿的形式谋取非法利益,他通过林锋给稀土矿投入3.5万元,两个月时间就得到7万元回报。因为入股的关系,通风报信、打掩护便成了他的“职责”。“正因为有人充当‘保护伞’,里应外合、通风报信,才导致了边打击边非法开采的恶性循环。”县纪委办案人员如是说。
针对国土系统出现的腐败案件,武平县纪委对县国土局主要领导进行约谈,并组织开展国土系统行政执法情况专项检查,责成县国土局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易发腐败的薄弱环节、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的监督。
目前,武平县纪委先后对林锋、危智华、温祥宗等三人作出开除党籍处分决定,收缴其违纪所得,并将他们移送司法机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