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洁教育 > 警钟长鸣

能医不自医,嗜赌院长贪腐记——武胜县中滩精神病专科医院院长郑敏贪污受贿案剖析

发表时间:2015-06-08

 “如果当初没有痴迷赌博,我的人生,大概就是另一番境遇了吧,可怜我那两个才刚刚满月的孩子!”看守所中,他悔不当初。凌乱的头发,憔悴的面容,让本就不年轻的他看起来更加的苍老。

他叫郑敏,本是四川省武胜县中滩精神病专科医院院长、精神科执业医师。就是这位优秀的精神科医生,医治了无数精神病患,却独独开不出一副医治自己心理疾病的良方,在贪腐路上越走越远,终致回头无路,堕入犯罪的深渊。

因赌致贪,小赌怡情渐失方向

刚开始,郑敏和大多数人一样,只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到赌场打发打发业余时间,偶尔玩玩几元钱的“小游戏”,即所谓的小赌怡情。可是他没有想到,渐渐的,自己迷上了“三拱”(一种纸牌游戏),迷上了赌桌上一掷千金的快感,迷上了赢钱时热血沸腾的兴奋,“小赌怡情”已经渐渐失控,从最初的一块、两块,到十块二十,再到最后的三万五万,郑敏在赌博这条不归路上越行越远。初时,郑敏还输赢参半,后来,随着赌注越下越大,他却是输多赢少,然而此时的郑敏显然已经赌红了眼、赌疯了头,一次次地借款,又一次次地血本无归,非但没有让郑敏悬崖勒马、幡然醒悟,相信总会赢回来的赌徒心理反而一次次驱使他重回赌桌。当然,极度的赌瘾只能使他陷入赌了输,输了借,借了赌,赌了再输的恶性循环之中。

利令智昏,贪婪让他赌输人生

2008年的一天,一个医药公司的代表来到郑敏的办公室,送上了一个信封,言语中流露出希望关照的意思。拿着这个信封,郑敏感到手里沉甸甸的,虽然只有区区六千元钱,但这可是受贿啊,自己该将这个钱退回去吗?这个月的工资前两天刚输掉了,正愁今天的牌局没有赌资呢,想到这个,郑敏再也按捺不住,将信封塞进了自己的口袋。

有了第一次,接下来的医院装修工程、住院部修建工程中,郑敏再收红包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坦然受之了。

中滩精神病专科医院毕竟是个小医院,没有那么多工程,也用不了那么多药品,那几个小小的红包早就输光了,欠下的赌债该怎么解决呢?头脑“精明”的郑敏将贪婪的目光瞄准了城镇居民和职工医疗保险这块“肥肉”。

201111月开始,郑敏利用担任院长和精神科医师的职务之便,获取就诊患者身份证、城镇居民医保证等资料,利用掌管医院公章的机会,自制出院证明、病例结算费用清单,以伪造住院病人、虚增住院天数等方式到县医保部门报销本应由当事人报销的医疗费用,而报销的资金全部打入自己的私人账户中供其挥霍。

从此,郑敏找到一条简便快捷的“生财之道”,也慢慢走上了他的贪腐不归路……

顶风作案,侥幸心理终致悔恨

20121月,郑敏为自己的“高招”没有被人识破而洋洋自得,更加大肆骗取国家医保基金。他丝毫没有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和畏惧,只当这是赚钱的“法宝”。

2012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党中央在官员腐败问题上力度空前,动作频频,反腐败斗争如火如荼,大老虎一只只被打下去,小苍蝇也一只只被拍掉。郑敏有些心虚了,要不要就此收手呢?但高筑的债台又别无他法可以解决,更何况,老虎苍蝇那么多,逮到自己的机会差不多等于中彩票了。抱着这样的侥幸心理,郑敏继续着他的骗保之路。

201311月,因违法生育,郑敏辞去院长一职,没了权力,没了公章,他的骗保行径该就此结束了吧?不,郑敏可不甘心就这样断了财路,疯狂的他早已想好了巧妙的“后路”,他私自保留了很多空白出院证明、发票和盖好公章的空白A4纸,使他的“摇钱树”得以继续生财。

20148月,纪委办公桌上,一封关于郑敏违法违纪的举报信飘然而至。经过仅半个月的初核调查,郑敏的犯罪事实就完整呈现在办案人员面前。201111月至201311月,郑敏采取伪造住院病人、虚报患者住院天数、住院人数等手段,疯狂作案124次,骗取国家医保资金共计86.31万元据为己有,同时收受贿赂3.3万元,涉案金额创该县卫生系统违纪违法案件之最。

现在,郑敏只能带着悔恨、带着愧疚、带着忐忑在看守所中等待党纪国法的严惩。

其实,郑敏不只在拿自己的人生作赌注,也在拿党纪国法作赌注,他将肮脏的手伸向了老百姓的“救命钱”,利用职务之便骗取医保资金当作赌资,终将受到人民群众的唾弃。“手莫伸,伸手必被捉”,郑敏终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他丝毫没有意识到,他陷入了一个输不起的赌局,不仅输掉了金钱,输掉了工作,输掉了亲人,更输掉了尊严,输掉了自由,输掉了自己的人生。(武胜县纪委 王勇 白林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