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安市纪检监察机关聚焦加快发展这个中心任务,突出主业,履职尽责,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较好成效。
让责任落到实处,管事的必须管人
各级党委切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得以巩固。市委加强统一领导,带头承担主抓之责,多次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带动强化了各级党组织的主责意识。
落实责任一环都不能松、一人都不能少,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9.6万余份;全面实施述责述廉述险工作,领导干部都要向组织和群众交一份履行责任制的年度“答卷”。
开展102个市级部门党风政风行风群众满意度测评,将测评结果在媒体公示,约谈排名靠后部门主要负责人,让情况差的“现现丑”、“流流汗”,强化“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责任意识。
对干部出现党风廉政问题的,除处理当事人外,同时追究相关领导的监管责任。一年来,市纪委对48名履责不到位的人员实施责任追究。
做发展的助推者、改革的清障者
《广安市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实施办法》出台,“一次性联合告知、合并审批环节、办理时限大缩减”……《广安市重大项目建设消极作为问责办法》实施,“项目争取引进不力、审批服务不优、推进实施不快”等30种消极作为情形将被问责,一系列组合拳为重大项目建设扫清障碍。
全程监督枣山物流商贸园区建设、邓小平故里创建5A级景区等重点工作推进情况,查处消极作为案件4起,追责12人,为重大工程、重点工作提供有效监督和服务。
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专项监督,督促整改具体问题23个,助推市本级精简审批项目20项,承诺办理时限提速21%。
实施“效能投诉满意办理”专项活动,办结群众投诉359件,75个单位、202人被追究效能责任。
弘扬清风正气,让“四风”无处遁形
“抓主要领导、抓一线人员、抓正反典型、抓责任落实、抓常态检查、抓长效机制”,作风建设重点突出、措施务实、效果明显。
大走访、挂包帮、定期接访……一系列机制推进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全市9500余名干部深入基层走接访,帮助群众解决问题3800余个。
开展吃拿卡要、慵懒散拖等专项治理,随机抽查公务时间休闲娱乐等问题,查处一线人员违纪问题18起。
严查“四风”问题,查处公款大吃大喝、收受红包礼金等案件138件,处分151人,通报典型案件43起。
利用查办的典型案件和发掘的先进典型,持续开展干部作风正反典型通报活动。华蓥市住建局及房管所公款吃喝、广安区检察院工作人员上班时间休闲娱乐……一件件典型案件让作风建设警钟长鸣。
不定时间、不定地点、不定对象常态化抽查作风问题,出台公务用车“五不准”规定,严禁以各种名义公款旅游,用公款购买赠送节礼、贺年卡……整肃作风更具体、监督作风更常态、作风建设更长效。
惩治腐败更加坚决,预防腐败更加务实
“老虎”、“苍蝇”一起打,查处邻水县委原常委、宣传部长孔梁,邻水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茂成,市住建局规划科原科长陆成,农机、教育等系统少数党员干部,武胜县永胜乡石朝门村3名村干部等严重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受到处理。全年处分485人,其中县处级干部4人、乡科级干部52人。
预防腐败“广土”工程全面实施,系统培育廉洁机关、廉洁中介、廉洁村庄等“八大基石”,启动“廉接你我他、共建靠大家”活动,以党风政风带社风民风,预防腐败向每一个社会细胞、每一处“神经末梢”拓展延伸。
出台《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意见》,探索实行部分地方和部门主要负责人廉政风险由市纪委牵头直接管理,加强“一把手”监督。
抓早抓小预防腐败,推行党员干部关爱预警暨廉政风险迹象管理机制,“对个别企业、行政相对人异常关照,违反规定给予优惠政策;频繁出入与身份不符的休闲娱乐场所”等27种迹象作为风险信号,将受到及时预警。
建立党风廉政建设“天成指数”动态预警机制,定期分析通报地方和部门的纪检监察信访、行政效能投诉、涉腐网络舆情等综合指数排名,约谈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拉拉袖子、咬咬耳朵。
开办“安辑”廉洁文化专题专栏,筹备“邓小平同志本色人生”专题展厅,推进廉洁文化“八进”示范点建设,推行中小学“廉洁文化精品课”,廉洁文化的感召力不断彰显。
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打造过硬纪检监察队伍
强化办案重要职能,增设纪检监察室,增配办案人员,组建办案人才库和陪护人员库,开展案件检查业务培训,提升办案能力水平。
清理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退出38个,占总数的46%,优化职能定位,突出监督主业。
规范77名地方和部门纪检组织负责人分工,确保不分管与履行职能相冲突的工作,推进放开手脚大胆监督。
对市纪委监察局38个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党组会议纪检组同步记录、部门内设机构主要负责人向纪检组述责述廉述险”……一系列创新举措破解同体监督难题。
推进全国乡镇纪检组织规范化建设试点,配齐乡镇纪检干部、村纪检小组组长、村民小组廉情监督员,基层一线遍布监督“岗哨”。
开设“安辑廉线”互联网站、“安辑哥”政务微信、微博,公开反腐信息、畅通举报渠道、架设沟通桥梁,纪检监察工作深入群众生活、走近百姓身边。
抓实“纪委书记下基层”活动,全市纪检监察干部走基层、接地气、察实情,走接访群众9079人次,接收解决群众反映问题993件。
实施干部“淬火”工程,分期分批选派新任领导干部到纪检监察局机关挂职锻炼,一个特殊的“廉政教育课堂”向党员干部开放,清廉人生、幸福人生在此加足马力、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