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作风建设

华蓥市:一场坝坝会,解决老年群众认证难

发表时间:2022-04-24

图2为:华蓥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管理局工作人员,上门为老人进行社保待遇资格认证(人脸识别认证)(周松林 摄).JPG

图为华蓥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管理局工作人员上门为老人进行社保待遇资格认证(人脸识别认证)。周松林 摄

“现在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对我们老年人来说是越来越难了,希望有关部门能帮我们解决一下!”

“老人家,现在可以手机刷脸认证了,怎么会越来越难了?”

“我今年76岁了,只会用老年手机,根本就不会刷脸认证!”

……

2021年底,在华蓥市阳和镇“送廉下乡·村村行”的问政环节,鸽笼山村村民李克润的有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困难的诉求引起了该市纪委监委党风室工作人员宋佳劲的注意。

赓即,华蓥市纪委监委将相关问题向该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管理局进行了反馈,并组成了联合调研组,对全市12个乡镇(街道)的4万余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进行了随机走访。

原来,为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与监督,确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公平、安全发放,防止冒领情况发生,华蓥市于2019年开始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进行人脸识别认证。待遇领取人员只需要在手机客户端里输入身份信息,根据系统提示进行“刷脸”认证,不到一分钟时间就完成认证了。但是对于基层群众,特别是没有或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群众的呼声,就是行动的号角。

“老人家,请对着手机跟着提示做,眨眼、摇头、张嘴……”

联席会议后不久,华蓥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管理局就成立了“行走办公桌”上门认证服务队,为特殊人员提供上门认证服务。

此外,该市纪委监委通过建立分类问题台账,制定责任清单、整改清单,督导建立市、镇、村三级联动机制。以村(社区)为单位,依托村(社区)干部为居民办理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在村(社区)活动室或便民服务中心进行集中办理认证;对外出务工人员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指导进行人脸识别认证;对高龄、病残、行动不便等特殊人员由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管理局提供上门认证服务。

为确保一户不漏,该市纪委监委还定期核对领取人员信息与社保信息,对一般群众在距离认证周期截止时间前60天,督导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管理局向镇、村(社区)反馈未认证人员名单,由村(社区)干部提醒居民及时进行资格认证。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下一步,我们将借助大数据,采取‘线上加线下’的方式强化日常监督,为养老社保资金安全运行筑牢‘防火墙’。”该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邓显波如是说。(李家祥   唐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