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作风建设

华蓥市:廉风迎春来  勤俭闹元宵

发表时间:2022-02-16

图为华蓥市华龙街道村民齐聚一起勤俭闹元宵。余丁 摄

“以往家家户户过元宵,总是喜欢大鱼大肉铺张浪费、打带‘财’麻将,现在街坊邻居聚在一起看‘车车灯’、吃元宵、猜灯谜,不仅节俭健康,元宵味也更浓了!”

2月14日一大早,家住华蓥市华龙街道上坝桥村的67岁老人张良菊一边欣赏着节日歌舞,一边笑呵呵地向当地纪工委副书记曾华谈论着过节的变化。

而在此时,她的儿媳孙女正和街坊邻居们一起制作香甜可口的元宵。

过节形式的变化,离不开华蓥市纪委监委牵头开展的“推进移风易俗 助力乡村振兴”活动。2022年,为厚植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理念,塑造向上向善的文明村风,市纪委监委不断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利用元旦、春节等契机,引导各村将规范客事办理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加大对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治理。

在部分乡镇召开村民会议,选举出本地区红白客事办理理事会,负责本地区群众办理红白客事办理事项,由监事会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监督约束,确保农村移风易俗客事从简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目前,全市已有56个村(居)制定完善村规民约或成立红白客事办理理事会。

随着移风易俗工作的深入推进,不少群众的思想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我们不打算给老人大办90岁寿辰,兄弟姊妹们聚一起做上几个拿手菜,既免去了前期繁杂的准备过程,还为街坊邻居减轻了很多负担。”永兴镇陈家湾村王大全向走访的纪检干部表示。

原来,春节期间,王大全的父亲喜迎90岁寿辰,按照以往的风俗,家中儿女必须要把三代以内的族亲全部聚到一起,可这一下子就要摆上40多座酒席,当地理事会通过入户算账、信息推送等方式,给王大全算清经济账,介绍盲目攀比、铺张浪费等危害后,在与三个兄弟姊妹简单商量并得到老父亲的首肯下,决定在家里一起聚餐为父亲祝寿。

与此同时,在全市党员领导干部的带领下,全市村(居)党员干部也主动参照执行“公职人员操办或参加婚丧喜庆事宜”相关规定,自觉抵制讲排场、比阔气、奢侈浪费等不正风气,带头执行移风易俗和厉行节约的规定。2022年以来,全市党员干部婚丧喜庆宴会桌数、人数同比下降27.6%、32.3%。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我们将不断提高全市村(居)民对移风易俗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引导其争当移风易俗的践行者和引领者,通过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的力量。”华蓥市纪委常委、市委巡察办主任刘文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