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村(居)群众使用华蓥市纪委监委“纪检监察”钉钉平台反映问题线索(伍建军 摄)
10月8日,国庆节后上班第一天,华蓥市永兴镇纪委书记张敏刚到办公室,习惯性打开手机“钉钉”平台,查看各村“钉上公开”“钉上举报”“钉上监察平台”等情况。每天抽时间浏览手机“钉钉”平台,已经成为张敏的习惯。
今年初,永兴镇原白家龙村一位村民通过手机“钉钉”平台反映,该村征地补偿款出现短缺,永兴镇纪委立即成立调查组进行核实。两个月后,镇纪委将调查及处理结果向村民进行“钉上”反馈:原白家龙村村委会3名党员干部私自将征地补偿款中的5万余元用于修建村活动室外的道路,分别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相关补偿款正在积极追缴。高效的问政结果,得到群众点赞。
“我们所用的平台,正是华蓥市纪委监委2022年设计制作的‘纪检监察’钉钉平台,这个平台包含钉上‘三资’管理、钉上公开、钉上举报等6大板块。”张敏说,通过该平台,干部群众都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惠民政策、本村“账单”和“账本”等。
“支出水电费475元,电话费597元,误工补助850元”;
“张培领取三级残疾护理补贴40元,困难残疾生活补贴100元”;
…………
10月10日,天池镇华光社区党组织书记曹登美打开“钉钉”平台,社区今年以来的村务公开情况一览无遗。通过“钉上‘三资’管理”,小到购买1.9元一盒的订书钉等办公用品,大到数万元的工程款,村里的每笔支出都让群众看得明明白白。
“以前,我们虽然每月都在社区公开栏上张贴了财务收支,但在外地务工的群众不能及时知晓。有了钉钉平台后,社区财务情况就一目了然了,干群之间的猜疑少了,工作开展起来也更有干劲了。”曹登美说,通过“钉上‘三资’管理”,社区群众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查看村上的收支原始票据、收益及收益分配表、集体资产承包租赁情况表等。
据华蓥市纪委监委负责人介绍,该市还全面推广运用“银村直联”村级“三资”监管平台。目前,华蓥市“三资”管理信息平台已全覆盖应用到村,实现资金、资产和资源数据的实时传递、实时查询和实时监控,深入推进“三资”股份量化,全市村级“三资”量化到户97764户,量化股本6684万,量化资产总额1.45亿。(唐梦 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