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村(居)群众使用华蓥市纪委监委“纪检监察”钉钉平台反映问题线索。伍建军 摄
“根据财务公示,我组应分得高速公路征地补偿款86492元,但实际到账只有30400元,其中一定有问题。”
2022年初,永兴镇原白家龙村7组村民老张通过手机“钉钉”平台反映,该村征地补偿款出现短缺,永兴镇纪委立即成立调查组进行核实。
两个月后,永兴镇纪委将调查及处理结果向老张进行“钉上”反馈:“永兴镇原白家龙村村委会3名党员干部私自将征地补偿款中的56092元用于修建村活动室外的道路,分别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相关补偿款正在积极追缴。”
看到处理结果,老张在平台上给永兴镇纪委点了个“赞”!
而他们所用的平台,正是华蓥市纪委监委2022年设计制作的“纪检监察”钉钉平台,该平台包含“钉上办事”“钉上公开”“钉上举报”“钉上监察平台”“钉上‘三资’管理”等6大板块。
通过该平台,各乡镇(街道)群众不仅可以“屏对屏”反映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及时追踪办理进度和结果,还能第一时间了解本村的年度福利和惠民政策、“账单”和“账本”等。
“一季度村上投入3.23万元发展集体经济柑橘产业,其中购买肥料、农药、栽植苗木花费2.43万元,人工费0.8万元。”
“吴启成7月5日领取公益性岗位补助1650元。”“张春芳8月9日领取残疾人护理补贴80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125元。”
……
通过“钉上‘三资’管理”,小到1.9元一盒的订书钉等办公用品购买,大到数万元的工程款,村里的每笔支出都让当地群众看得清清楚楚。
“以前,我们虽然每月都在村务公开栏上张贴了财务收支,但在外地务工的群众由于不能及时知晓,始终误认为我们动了群众的‘奶酪’,有了钉钉平台后,村里的财务情况就一目了然了,干群之间的猜疑更少了,工作开展起来也更有干劲了。”高兴镇骑龙村村干部殷斌介绍道。
通过“钉上‘三资’管理”,本村群众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查看村上的收支原始票据、收益及收益分配表、集体资产承包租赁情况表等。慢慢地,“一村一屏”成了村委会与村民沟通的新桥梁。村民足不出户就能了解村里的党务、村务和财务等各类信息,在提升村级管理实效的同时,也提升了村民们的参与感,干群之间的关系也更加融洽。与此同时,华蓥市纪委监委还全面推广运用“银村直联”村级“三资”监管平台;与广电网络、电信、移动公司合作,大力推行“打开电视看公开”,创新推进基层监督信息化。今年以来,全市立案数、党纪政务处分人数,同比分别上升27.5%、30.4%,而信访举报总量、中省信访举报同比分别下降34.2%、61.1%,无重复信访举报乡镇达75%。
“我们将继续优化完善乡村数字化治理模式,持续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以严格问责倒逼公开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邓显波如是说。(唐梦 李云龙)